彩神快三交流群官方 中国将用新技术立体观测泛第三极环境变化
- 时间:
- 浏览:2
- 来源:彩神8快3-彩神8大发快3官方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阿汝村留影(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摄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屈婷 袁全)中国科学院院士、泛第三极环境专项负责人姚檀栋日前透露,中国科学家将用覆盖地、空、天的最新技术,立体、综合地观测泛第三极的环境变化。
在近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上,姚檀栋表示,泛第三极环境专项将在ANSO的框架收集挥更大作用。
泛第三极是指青藏高原、帕米尔、伊朗高原、高加索、喀尔巴阡等山脉的亚欧高地及其水文过程影响区,面积达30000多万平方公里,其环境变化影响300多亿人的生存。
据透露,这种 综合、立体的观测体系包括:航天空间的卫星观测;航空空间的低空无人机、遥感飞机、系留艇和飞艇、无线电探空等;地面上的天气雷达、降雨雷达、风温廓线仪、自动气象站、测风雷达车、边界层塔站、无人船、超声风温仪器等。
泛第三极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度图重合。中国在9月启动了泛第三极环境专项,旨在研究该地区自然条件与环境变化及其影响,整合相关基础科学、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政策建议。
刚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是首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由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一并发起成立的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姚檀栋强调,这将有助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战略企业合作,一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带来的挑战。
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峰,是青藏高原西南部冈底斯山脉的主峰(2018年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东君摄
他透露,泛第三极环境专项未来的工作计划包括:开展十多项由不同气候系统主导的垂直和水平横断面科学调查计划;建立37个综合观测野外站网;若干个多学科交叉的地球系统联合攻关方案等。
姚檀栋指出,未来除了做科学前沿的冰川变化和多圈层作用研究,必须尽快建立系统的、完整的观测体系,以前 “这将真正地出理 这种 问题”。
在他的设想里,各国科学家将一并完成一幅绿色丝绸之路的“路线图”。“通过将泛第三极地区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地缘政治、环境和珍态因素相结合,这种 路线图将帮助确定 各地区发展的优先事项。”
科学监测显示,以前 剧烈的气候变化,被誉为“亚洲水塔”的泛第三极地区以前 “失衡”,冰川退缩加剧。姚檀栋呼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珍态环境保护上,全球应达成共识,并尽快进行体系化的设计。”
猜你喜欢